印刷业: 日本大东印刷工业株式会社引入Filemaker实现从销售到生产的全面数字化管理

一名员工开始推动纸质文件电子化,逐步扩展为全公司的工序管理系统,对经常利润率的提升做出重大贡献

1998 年,一名员工开始使用 FileMaker

大东印刷工业株式会社的总部、第一工厂和第二工厂共三座建筑,位于距离东京晴空塔步行几分钟的位置。公司主要承接宣传册、POP 展示物等促销印刷品以及手册、操作指南等业务用印刷品的制作,近年来也开始接手从客户企业的营销策划阶段就参与的项目。

大东印刷工业开始使用 FileMaker 是在 1998 年,当时是一名员工自发地、为了自己的工作需求而开始使用的。从那时起,经过大约 20 年的时间,这个基于 FileMaker 开发的定制 App 逐渐在全公司范围内推广,成为提升公司利润率、改变员工意识与工作方式的重要工具。

大东印刷工业株式会社 办公大楼

最初从营业文件的电子化开始
最早开始使用 FileMaker 的“那位员工”,就是现任第一营业部业务课课长的中岛章裕先生。中岛先生于 1997 年加入公司,1998 年左右开始正式从事销售业务。很快,他就被手写文件的数量所困扰。每天的配送单据多达数百张,不仅耗费大量精力,还常有修改和书写错误的问题。大量文件堆积后也难以检索。更严重的是,大量时间被花在填写文件上,导致无法专注于本职工作——销售业务。

因此,他决定使用学生时代接触过的 FileMaker,自行制作配送单、报价单、规格书等文档。

尽管这意味着只有中岛先生一个人改变了传统的工作方式,但他向上司说明“这样可以提高工作效率”,于是获得了批准。结果,他的工作效率立刻得到了显著提升。这一成效迅速影响到周围同事,到第二年(1999 年),当时约 15 位销售人员全部开始使用 FileMaker。

大东印刷工业株式会社 第一营业部 业务课 课长 中岛章裕

开始将 FileMaker 用于工序管理
在大东印刷工业,从制作到交付的整个流程,都是由接下该项目的销售人员进行进度和收支的协调与管理。为此,中岛先生将外部支付的成本建立数据库并与项目关联,并从 2000 年左右开始,将制作和印刷等内部部门原本用纸质记录的工作日报也数据库化,进而实现工序管理。他不断拓展 FileMaker 定制 App 的使用范围。

从那时起,所有员工根据每个项目,使用定制 App 记录与自己负责业务相关的信息,例如收支、计划、进度、所需时间等。销售、设计、制作等部门的员工使用自己办公桌上的电脑运行 FileMaker。在制版和印刷车间,也在机器旁等位置设置了电脑,方便随时使用。切纸机旁甚至安装了可戴着手套操作的触控屏,方便操作。

在生产现场使用的 FileMaker 定制 App

基本上,员工一边查看与自己工序相关的画面,一边进行作业并输入所需时间等数据。而且,所有信息都是公开的,因此员工也可以查看其他部门或其他工序的状况并进行协调。

此外,每天早上,各部门的负责人会聚集在一起,通过投影仪将定制 App 的画面投影出来,一起确认和讨论当天的工作安排。通过信息共享,不仅可以避免流程中的遗漏或不合理安排,也能灵活应对突发的变更。

通过投影仪显示定制 App 的画面

FileMaker 能以最小的投入带来确实的效果

负责公司内部系统开发工作的中岛先生这样解释他坚持使用 FileMaker 近 20 年的理由:“我的本职工作是销售。使用 FileMaker,可以在销售工作间隙开发定制 App,而且修改也很方便。我认为,哪怕是最小的投入,也能获得实实在在的成效。同时,它在运行过程中也几乎没有问题,这对我来说是很大的帮助。”

中岛先生从大学时期就自学使用 FileMaker,并通过参加 FBA(FileMaker Business Alliance)和 FileMaker 官方的培训课程,以及参与用户社区交流,不断提升技能。谈及 FileMaker 的易用性,他表示:“布局的灵活性和关系模型是 FileMaker 的一大优势。定制函数也非常方便。数据的网络共享简单易行,运行速度也没有任何不满。FileMaker Server 稳定性极高,我非常信赖它。到目前为止,只要有想做的事,基本都能用 FileMaker 实现,从未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。”

从工序管理迈向单品利润管理

最初为了提升销售业务效率而启动的 FileMaker 电子化工作,在 2000 年前后扩展至工序管理,并进一步实现了流程的“可视化”。到 2003 年,公司开始利用 FileMaker 推出以项目为单位的利润管理——即“单品利润管理”。

例如,纸张加工等委外费用一目了然,但公司内部的成本却不易量化,也未受到重视。举例来说,如果销售人员安排了过于紧凑的日程,导致制作部门必须加班或在休息日工作,实际上会产生加班费等额外支出,但这些成本往往未被计算在内。如果忽视公司内部成本,表面上看某个项目的利润似乎不错,但如果加上内部成本,整体利润可能是亏损的。

因此,公司高层为每项工作设定了如“设计每小时多少钱”这样的工时单价,并将这些单价与定制 App 中日报记录的实际工时相乘,计算出公司内部成本。然后,从报价金额(即销售额)中扣除对外支付的费用和公司内部成本,得出该项目的毛利润,并让销售人员对每个项目的毛利润负责。

这一“单品利润管理”带来了巨大的效果,引发了公司内部一系列变革。

根据工时计算公司内部成本

销售人员的意识改变,工作方式也随之转变

当销售人员开始思考如何提升每一个项目的利润率时,便逐渐意识到许多以前未曾注意的细节,并产生了各种改进的想法。

首先,他们开始关注生产流程,制定更加合理的时间安排,并在流程和工序安排上进行优化和改进。

此外,销售人员不再依赖直觉或临时决定,而是基于定制 App 中积累的数据,提出更具竞争力和说服力的报价。由于利润率直接关系到个人的工作评价,他们不会再轻易给出在金额或时间上不合理的报价。通过识别并减少低利润率的工作与高浪费的流程,同时不断改进,公司的内部成本持续得以降低。

为了确保报价的合理性和更高的利润率,销售人员与制作和印刷部门之间的沟通也变得更加紧密,共同致力于业务的最优化。这种合作非常有效。举例来说,在制作小型宣传册时,通常会在大张纸上排列多个宣传册页面一起印刷,然后进行裁切,最后成品达到所需尺寸。宣传册的设计和排版方式会影响裁切的次数。若要制定合理的报价,就必须提前沟通设计如何影响裁切次数和所需时间;而制作部门则会思考如何在最短时间内、以最少错误和最低成本完成工作。

FileMaker 的定制 App 不仅改变了流程,也转变了员工的意识。

成本意识渗透到制作部门

就像这样,制作部门也开始明确地意识到时间与成本,并致力于提升业务效率。根据过往的数据,可以预估当天的作业时间,并以参考值的形式显示在定制 App 中,因此员工会思考如何减少时间浪费。此外,如果从数据中看出某项技能的不足成为瓶颈,就会安排该技能的培训。

公司还推行了“多能工”的培养。如果预计某个工序会有两小时的空闲时间,那么该工序的操作员就要能在这段时间里执行其他工作,因此平时便会进行相关技能的培养。通过这种方式提升了人力与设备的稼动率,从而降低成本。

由于各种数据在公司内部被共享,并且“提升公司利润”的问题意识得到了统一,不仅是销售人员,全体员工在工作中都开始关注成本。

可以确认人力稼动率与设备稼动率的定制 App。

对经常利润率的提升贡献巨大,促使公司迈出设备投资的步伐

1998 年引入 FileMaker 后,公司在提升销售业务效率与实现纸质文件电子化方面取得了进展,但公司的经常利润率一度呈下降趋势。然而,2003 年一旦开始实行“单品利润管理”,经常利润率便显著回升。通过 FileMaker 实现的可视化,不只是销售,全体员工都拥有了成本意识,在各自岗位上不断改进与提升技能,从而取得了这一成果。

虽然 2008 年因雷曼危机(金融风暴)导致经常利润率短暂下滑,但很快止跌回稳。即便在 2011 年遭遇东日本大地震等严峻外部环境的影响,大东印刷工业的经常利润率仍持续上升,并于 2016 年实现了第二工厂竣工的重大投资。同时,公司也基于“将外包加工改为自有设备内部生产可降低成本”的理念购入了新设备。这一决策正是因为通过定制 App 所积累的数据实现了利润率的“可视化”,才得以做出。

由于这项投资,该工序的利润率得到提升,并且通过内制化,公司也能向客户提供更具附加价值的产品。

借助数据支撑,实现了设备投资。

员工的工作方式也发生了积极变化

改善的不仅仅是利润率。前文提到,为了降低公司内部成本,不再安排不合理的工作进度,这自然也大幅减少了员工因加班而产生的负担。

前面也提到,通过准确记录和分析作业时间,得以有效利用“多能工”。这不仅意味着“这个人不在,工作就停摆”的情况减少了,还意味着其他人也能进行补位。因此,有薪假期的使用率也得到了提升。

此外,如果销售人员因突发状况无法出勤,也可以从公司外部通过 VPN 访问定制 App,查看和调整当天的计划,或委托其他人进行进度管理。被委托的一方由于所有信息都整合在公司网络中共享的定制 App 中,也能够顺畅地进行交接。


未来希望提升数据精度,扩大应用范围

谈到今后对 FileMaker 的活用, 中岛先生表示:

“目前公司正积极推行多能工,跨部门工作的情况日益增多。我们打算将目前不同部门使用的日报整合为统一格式,以进一步提高‘单品利润管理’的准确度。同时,我们也会定期检查输入的准确性和使用方式,不断改良定制 App。只要持续改善,利润率还有提升空间。未来也希望将 FileMaker 应用于人事考核系统。”


大东印刷工业株式会社

在近 20 年的时间里,大东印刷工业通过 FileMaker 持续推动业务高效化、构建高利润率的经营体系、规划和制造高附加值的印刷品,推动各工序的信息公开与共享,形成了持续改善整体业务的企业文化,也逐步打造出让员工更易于工作的环境。今后,FileMaker 的定制 App 将持续完善,业务与工作方式的改善也将持续实现。


公司信息

  • 公司名称:大东印刷工业株式会社
  • 总部地址:东京都墨田区向岛3丁目35番地9号
  • 行业类型:商业印刷品的策划与制造

概要

大东印刷工业株式会社从 1998 年起开始使用 FileMaker,用于将销售相关文件电子化。最初是由一名销售员工开始使用,随后推广至所有销售人员,最终扩展至全公司,并用于工程管理。通过准确详尽的记录,实现了工序与成本的“可视化”,降低了内部成本。经常利润率大幅上升,即使经历了雷曼危机等严峻外部因素,2016 年依然实现了新工厂竣工的重大设备投资。公司员工的成本意识逐渐建立,加班减少等积极影响也逐步显现。


优势

  • 不仅提升了销售事务的效率,还将其发展为工程管理系统,显著改善了盈利结构。
  • 全体员工通过信息共享来改善业务,建立了统一的认知和成本意识。
  • 加班时间减少、有薪假期取得率上升,构建了更宜人的工作环境。

滚动至顶部